
芬蘭
赫爾辛基
赫爾辛基港口,享有「波羅的海之女」、「北歐的白雪城市」。市區整體舒適、綠地及公園約佔市區面積的30%以上,複雜的海岸線所孕育的天然景致極為美麗,也是芬蘭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準備迎接美好的北歐之旅,庫奧皮奧是位於芬蘭東芬蘭省的一個湖港小城,芬蘭的第八大城市,庫奧皮奧城市的特質,除了來自其位於卡拉韋西湖(Kallavesi)畔的得天獨厚位置,也因為它是芬蘭湖區的重要港口。今晚住宿於此,為追逐北歐女神歐若拉做逐準備
赫爾辛基港口,享有「波羅的海之女」、「北歐的白雪城市」。市區整體舒適、綠地及公園約佔市區面積的30%以上,複雜的海岸線所孕育的天然景致極為美麗,也是芬蘭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準備迎接美好的北歐之旅,庫奧皮奧是位於芬蘭東芬蘭省的一個湖港小城,芬蘭的第八大城市,庫奧皮奧城市的特質,除了來自其位於卡拉韋西湖(Kallavesi)畔的得天獨厚位置,也因為它是芬蘭湖區的重要港口。今晚住宿於此,為追逐北歐女神歐若拉做逐準備
1997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是歐洲保存最完整的中世紀城市之一,分上、下城區,地勢較高的圖姆皮(Toompea)上城區,屬於統治階層與貴族的活動領域。
1997年登入世界文化遺產;最引人注目的即是聖彼得教堂;高達123公尺的尖塔,為巴洛克式風格,塔尖頂著重達158公斤的鍍金風向雞為城市標的。舊城廣場上有一座波羅的海地區最大的多姆主教大教堂;裡面的彩繪玻璃與多達6718根管子,為當時世界最大的管風琴堪稱當地最美的教堂。瑞典殖民時代遺留下的瑞典門,約建於1689年,原本有25座城門,如今僅剩此座,上方現已加蓋成一棟房子。三兄弟屋;三幢歌德式風格的山形牆面相連而著名,年代最久的即右邊這棟約建於15世紀的民宅,中間棟於17世紀重新修建,左邊最年輕的建築直到18世紀才出現,有趣的是三棟建築的窗戶依縮減的牆面也逐漸變小,現為建築博物館所在地。另一棟逗趣的房子為貓之屋,黃色豪宅上有兩隻發怒的貓而聞名。
波羅的海三小國中面積最大,首都維爾紐斯。維爾紐斯這個名稱是從立陶宛語的『狼』一詞演變而來的,城區由老城和新城所構成。
座落在內里斯河(NerisRiver)南岸,充滿中世紀氣息的舊城區,薈萃了100多座不同時代、不同風格的古建築,這些古建築造型優美、古樸而典雅,教堂廣場上矗立的維爾紐斯大教堂是立陶宛的國家象徵,新古典主義的建築風格與廣場上的鐘塔相互輝映,廣場地面還有一個意義非凡,標示著「STEBUKLAS(奇蹟)」的地磚,是1989年波羅的海三小國集結200萬人,手牽手拉成一條人龍。聖安娜教堂;15世紀建造,紅磚哥德式尖塔的外型是矚目的焦點,連拿破崙也迷戀她的美,還說要捧在他的手心帶回巴黎。
1991年立陶宛政府把特拉凱鎮及周邊地區80平方公里土地劃為歷史國家公園,也是立陶宛最小的國家公園,2003年列入世界遺產。特拉凱有多座湖泊在冰河時期已經形成,不過讓這裡聲名大噪的則是在歐洲罕見被湖泊所包圍的★特拉凱水中古堡,也是東歐唯一的一座水上城堡。它的美在於城堡與周遭自然環境的和諧存在,森林與湖泊和古城交織而成一幅獨特的風景畫。城堡的歷史可追溯至13、14世紀,立陶宛大公─蓋迪米納斯(Gediminas)在此建城以阻擋條頓十字軍的宗教迫害,天然的屏障與堅固的城堡易守難攻。
素有拉脫維亞小瑞士之稱的高加國家公園Gauja National Park,它不僅擁有可比美瑞士之山谷風光,古堡廢墟點綴其間。它是拉脫維亞最古老的城堡之一,圖爾達城堡Turaida“眾神花園”,建於1214年,位於高約80公尺的燦爛的山谷風景,城堡由里加大主教建成,並經歷了很多戰爭的拉脫維亞中世紀城堡,自1776年以來,沒有人居住,逐漸變成廢墟,直到20世紀下半年開始重建。
愛沙尼亞最大的公園,建於1971年,它是前蘇聯建立的第一個國家公園,而其規模也是歐洲最大的國家公園之一。森林覆蓋率超過70%,含有豐富的植物群和動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