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西藏
米拉山口
位於拉薩墨竹工卡縣與林芝工布江達縣界上,也是是拉薩與林芝地區的分界山口,海拔5020米。米拉山以西地區氣候乾燥寒冷,以東地區氣候溫暖潮濕,植被茂盛。是雅魯藏布江谷地東西兩側地貌、植被和氣候的重要界山。山口處常年積雪,發育有遠古時期冰川活動遺跡。川藏公路南線經山口。
(考察團)為配合政府政策,大陸散客組團尚未開放前,若有整團文化交流之需求,可參考此行程內容及售價。
位於拉薩墨竹工卡縣與林芝工布江達縣界上,也是是拉薩與林芝地區的分界山口,海拔5020米。米拉山以西地區氣候乾燥寒冷,以東地區氣候溫暖潮濕,植被茂盛。是雅魯藏布江谷地東西兩側地貌、植被和氣候的重要界山。山口處常年積雪,發育有遠古時期冰川活動遺跡。川藏公路南線經山口。
也叫措高湖,藏語意為綠色的水,位於布江達縣,是藏傳佛教寧瑪派紅教著名的聖湖。巴松措形狀像鑲嵌在高峽深谷中的一輪新月,湖水清澈見底,四周雪山和原始森林倒映其中。湖心紮西島上有錯宗工巴寺,建於唐代末年,島上的礁石均雕刻成了別緻的動物形像以及佛像。
海拔4441公尺,藏語中"羊卓雍錯"意為「天鵝池」,當地人簡稱為羊湖,羊湖的湖水被稱為最美麗的湖水,湖水如羊脂般清澈,藏人心目當中被看做是“神女散落的綠松石耳墜”,因為無論你在那個角度,都不能看到羊湖的全貌,只有在地圖或是高空你才能驚喜的發現她猶如耳墜,鑲嵌在山的耳輪之上。
海拔3847公尺,意為“吉祥須彌寺”,紮什倫布寺為四世之後歷代班禪駐錫之地,可與布達拉宮相媲美。寺中最宏偉的建築是大彌勒殿和曆世班禪靈塔殿。大彌勒殿位於寺院西側,供奉1914年由九世班禪確吉尼瑪主持鑄造的彌勒坐像,總高26.2米,共用黃銅231400斤,黃金6700兩,僅鑲嵌佛像兩眉,就用了大小鑽石珍珠等1400多顆。這是世界上最大的銅佛坐像。曆世班禪靈塔大小不一,塔身都飾有珍珠和玉石。每座靈塔都燃點數量不等的大小酥油燈,終年不熄。塔內藏有曆世班禪的舍利肉身,以四世班禪的靈塔最為豪華。隨後前往山南地區首府─澤當(海拔3560公尺),位於岡底斯山南部、雅魯藏布江中游。
雍布拉康據傳說建於西元前二世紀,是苯教徒們為第一代藏王聶赤贊普建造的宮殿,是西藏歷史上的第一座宮殿,也是西藏最早的建築之一,之後成為歷代吐蕃贊普的王宮,直到松贊幹布統一高原後,將王都遷往拉薩。雍布拉康的最高處是一座塔樓,據傳文成公主入藏的第一個夏天曾在此居住。站在塔樓憑高遠望,四野雅礱河谷風景俱在腳下,一派誘人的田園風光盡收眼底,令人賞心悅目。後前往西藏最早的“佛、法、僧”三寶俱全的寺廟。
桑耶寺位於西藏山南地區紮朗縣境內,雅魯藏布江北岸的哈布日山兩側,桑耶寺是西藏的第一座寺廟,是赤松德贊授命寂護建造,並請蓮花生大師主持桑耶的建設。在赤松德贊的支持下,7名貴族子弟自願出家,成為西藏第一批真正的住寺僧人,史稱“桑耶七覺士”,這座在建築史上無與倫比的輝煌建築群完全按照佛經中的大千世界佈局,寺內內容豐富的壁畫同樣不容錯過。隨後沿雅魯藏布江峽穀返回拉薩,途中可欣賞草地峽穀風貌及後藏風光。
又名“祖拉康”,藏語是經堂。距今已有1350年的歷史,是拉薩最古老的寺廟,始建於唐貞觀二十一年,是藏王松贊幹布為紀念尺尊公主入藏而建的,後經歷代修繕增建,形成龐大的建築群。至今仍然是整個藏區地位崇高的中心寺,很多當地老藏民認為這裡才是“拉薩”。
當今世界上海拔最高、西藏境內最宏偉的一座宮殿式古建築布達拉宮(海拔3700多公尺),共13層,主樓高117公尺,主體建築由紅、白、黃三種顏色組成,分為紅宮和白宮兩部份,其中白宮高七層,是歷世達賴喇嘛的冬宮,也是過去西藏地方統治者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其中四層為達賴喇嘛坐床,舉行重大宗教和政治活動的場所,第五、六兩層是辦公和生活用房,最高處的第七層有兩套達賴喇嘛冬季的起居宮,因這裡終日陽光普照,也稱東、西日光殿。
建於1740年代。意為寶貝園林,是歷代喇嘛夏季辦公的夏宮,存有大量的遺跡和珍寶。園內共分為三個區域,分別為東邊入口閣樓的前園區,中部的核心宮殿區和西部以植物叢林為主的金色林卡區。羅布林卡環境優美,植物、花卉種類和數量都很多,樹蔭蔽日,好像拉薩的“世外桃源”。全園占地面積36萬平方公尺,主要建築為格桑頗章、措吉頗章、金色頗章、夏典拉康、達旦明久頗章(新宮)。
位於拉薩北郊沙拉烏孜山下,為拉薩三大寺之一,是藏區規模第二大的寺院。寺內建築都是藏式風格,寺院大殿金碧輝煌,而且非常宏大。寺院內供奉了很多佛像,還藏有大量的經書、精美唐卡、堆繡、壁畫等名貴的藝術珍品,參拜或是觀賞都是不錯的選擇。
是青海省西寧至西藏拉薩的鐵路,其中西寧至格爾木段於1979年完工,1984年正式營運通車,格爾木至拉薩段也於2005年10月完工,2006年7月1日舉行通車慶典,正式展開營運。跨越了兩個世紀建築的青藏鐵路全面開通,這座穿越崑崙山、唐古喇山、念青唐古喇山三大山脈,沿三江源及湖泊蜿蜒而過的鐵路,不僅打破了西藏不通火車的魔咒,鐵道建設歷時之久,工程之浩大,也讓人深深讚佩;而在通車的同時,更創下多項世界級的記錄,成為全人類的驕傲。
位於西寧市湟中縣城的塔爾寺,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是「黃教」(藏傳佛教格魯派)最重要的寺院之一,還是黃教創始人宗喀巴大師的誕生地。塔爾寺和內地漢傳佛教寺廟在建築佈局上有著明顯的不同:塔爾寺的建築群不是中軸對稱、縱深進入的。塔爾寺是由眾多的大殿、經堂、佛塔、學院組成的古建築群。各個經院、大殿、佛塔都不規則的分佈在一個小山丘上。
位於青藏高原上,距西寧150公里,面積4500平方公里,海拔3200米,湖水冰冷且鹽份很高。青海湖蒙語叫“庫諾爾”,藏語叫“錯溫布”,也就是“青色的湖”的意思。青海湖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湖泊,也是我國最大的鹹水湖,這裡氣候涼爽。抵達青海湖畔看湖水波光萬頃,湖中小島若隱若現,湖邊綠草無垠,野花遍地,景色如詩如畫。青海湖又名「庫庫淖爾」,即蒙語「青色的海」之意,既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湖泊,也是中國最大的鹹水湖。地處青海高原的東北部,面積達4,456平方公里,環湖周長360多公里,湖面東西長,南北窄,略呈橢圓形,湖面海拔為3,260公尺。